历史的奥秘首页 > 历史故事 > 正文

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

时间: 浏览量:
用手机看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内容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
有关日本选择在下关签订《马关条约》的解释可大致上分为「炫武论」及「河豚论」。

「炫武论」基本上是延伸日清讲和记念馆的官方说法,透过春帆楼窗户可看到海峡里进出的日本军舰,这给刚经历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李鸿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威胁,有利伊藤博文等人谈判。

后者的「河豚论」则是指伊藤博文酷爱吃家乡的河豚,所以用他的号「春亩山人」,和窗外关门海峡上的帆影,为这家店取名「春帆楼」,并签发了日本第一号的河豚许可证。然而,「恋豚情结使伊藤博文选择了下关」不过是大众对伊藤博文饮食嗜好的想像罢了。

对于选择在下关签订《马关条约》的说法有很多种,但不管是久米正雄的《伊藤博文传》伊藤之雄的《伊藤博文:创造日本之人》,还是由陆奥宗光亲手撰写的《蹇蹇录‧甲午战争外秘录》等资料,都没有提供真正的原因。正如下关市立歴史博物馆的松田和也学员在一次访问中所说,选择下关的说法纷陈,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。

近年,一封由伊藤博文发给战前主要报纸之一《战时新报》记者足立荘的书信,在日本松江市岛根大付属图书馆展出。当时身在广岛的伊藤向索取战争资料的足立,透露了外务省井上胜之助赶赴下关、陆奥宗光到来广岛等事情,并略提及当时会议选址的概况。

书信写到「选择在广岛,抑或马关进行会面,尚未决定。两至三天内,应该大抵决定好。」这几句话暂时或许仍不能解开谜团,但至少供了思考的新方向──「放弃广岛」。

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

清廷曾向日本派了三次议和的使节团,李鸿章到下关时已经算是第三次。我们或能从前两次的访日使团的情况中,找到一些蛛丝马迹,来推测第三次会面的选址原因。

1894年10月,甲午战事连连失利,恭亲王等军机大臣得悉旅顺口后路屏障金州失守后,随即发出密信到天津,希望李鸿章能够促成和议。李鸿章与张荫桓商议后,决定另外派遣德国籍税务司德璀琳(GustavvonDetring)。德璀琳颇受李鸿章倚重,他曾在中法战争期间促成了《中法简明条约》,被李鸿章视为外交顾问。10月25日,德璀琳携数名随员从天津出发,29日抵达神户。

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立刻致电前首长伊藤博文,表示反对。因为伊藤曾一度想接见德璀琳,陆奥认为德璀琳没有正式资格,同时也提醒伊藤「若清廷任命外国人为全权代表,会引起外国干涉」,而这正是伊藤最不希望发生的事。

11月26日,陆奥与伊藤商议后,趁着德璀琳在神户等待之际,陆奥正式拒绝清廷的议和条件「中国允朝鲜独立,并支付日本军费」。陆奥同时指出若清廷真心议和,便应派出合资格的全权大臣与日本谈判。11月29日,伊藤正式透过外务省拒绝德璀琳的会见请求,为清廷第一次非正式出使画上句号。

1894年12月11日,光绪、慈禧召见张荫桓,同意派员在上海与日本会谈。在战争中明显占上风的日本自然不会答应。谈判既然得在日本进行,清廷在12月20日为了交通便利起见,提出在长崎会谈,但日本在27日却选了广岛作为会谈地点。此时,由于清廷内部对「议和」仍有分歧,张荫桓一行人直到隔年1月26日才从上海启程出发。

1895年1月30日,张荫桓一行人在神户上岸,并在下午换船,于翌日上午10点到达广岛。结果,清廷代表又因全权书不符合国际标准,再一次被拒在门外。清廷代表最后在2月4日离开广岛,前往长崎,2月11日登船返国。

事实上,被拒绝的主因是陆奥认为这次时机尚未成熟,早有拒绝谈判之意,这点伊藤也同意。另一原因是,伊藤及陆奥对来使的资格有所质疑。

在第二次的会面前夕,谈判双方显然对会面地点都抱有各自的考量。清廷以交通便利为由,即使无法在上海会面,也想在行程较短的日本长崎进行谈判,但清廷的意见不被接纳,会面最终由日本订于在广岛进行。

日本选择广岛的原因与清廷差不多,大概也是为了节省伊藤等人的交通时间。第一次会面前夕的1894年9月13日,日本政府指挥日军的大本营[7]移师到广岛,因为广岛是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主力部队的出发地,也较为接近战场。甚至,天皇与伊藤在13日乘火车前往,15日就到达广岛了。显然而见的是,即使广岛对日本代表来说比较方便,双方在选择谈判地点的时候,主要考虑仍然是「距离」。

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

这也说明除了下关外,广岛其实也还在第三次会面的地点候选名单内。那么,为何最终放弃广岛而选择下关呢?

陆奥宗光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。

在整个中日交涉过程中,由陆奥作主先后拒绝了清廷的第一、第二次使节团,可见伊藤十分倚重陆奥,也在关键时刻采纳他的意见。

自从日本拒绝清廷第二次使节团后,国际局势出现了不稳的情况。日本一直想占有由中国通往朝鲜的咽喉──辽东半岛。但欧洲列强对此态度转为强硬,纷纷表示不允许日本从中国大陆割去任何一寸土地。若不及早进行谈判,欧洲列强势必进一步干涉。

为了避免夜长梦多,日本想尽快促成两国谈判,破例在1895年2月17日主动向清廷提出他们的谈判基础,其中包括:军费、朝鲜独立、割让土地和规范将来交往等条件。18日,日本进一步表示希望李鸿章担任清廷的全权大臣。当中也征询了清廷关于会面地点的意见。

日本急于谈判的心情,可早见于伊藤在2月初拒绝第二次清廷使节团的时候,私下与伍廷芳见面的一段小插曲。伊藤向伍廷芳表示,如果派恭亲王或李鸿章出使,他本人甚至愿意前往中国谈判。

接着,伍廷芳询问伊藤具体地点,他暖昧地回答:「可能是旅顺」。但是到了次日,伊藤的口气又改为:「可能是旅顺,也可能是其地方」。可见,为了尽快达成谈判,伊藤甚至想过放弃日本主场之利,但是当时陆奥并不是这样想的。

2月26日,陆奥收到清廷的回覆,清廷答应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,希望就17日所收到的电报进行商议。清廷如此迅速回覆,其实是意识到每失去一天,就有失去更多金钱与土地的危险。两国都急于谈判,可谓一拍即合。27日,陆奥致电伊藤,主张以下关为谈判地点。3月2日,清廷便正式接到通知。

在当时,伊藤甚至想在中国或离中国较近的地方举行谈判;他并不想花时间在这问题上纠缠,只想在地点方面稍作迁就,以平衡各方的意愿,尽快促成谈判。不同于伊藤的选择倾向,陆奥的选择一方面是确保广岛会面以来的主场之利,另一方面,则是为了回应中国。

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《马关条约》为什么在马关签订?

摄于日清讲和记念馆外。左面为伊藤博文;右面为陆奥宗光

由大本营所在地广岛到下关,只需要数小时的船程。如果陆奥在3月17日晚上离开广岛,18日抵达下关;3月19日,如果伊藤在清晨时段,从宇品(当时广岛南面的港口,即今天的广岛港)出发,大约会在早上8点抵达下关。由于船程不长,会议期间遇上任何突发状况,也能第一时间回到大本营即时处理。而由天津前往下关只需要大约三到四天的时程。

由于3月13日是黄道吉日,李鸿章使团一众便顺应「天意」,在当天登上了轮船招商局的「公义」、「礼裕」两艘商船,期盼着这次谈判能得到苍天护佑。但实际上,至15、16日轮船才正式驶到天津白河口外。

换言之,16日才算是船只出海的正式日期,到19日早上约8时直达下关。然而,比起第二次由上海到广岛的使团仍然少了一至两天船程,而且不用在神户换船,较为节省时间、降低风险。在下关谈判对于年事已高的李鸿章来说,无疑是个较舒适的安排。

总而言之,「下关」这个谈判地点是一个能够回应双方需求的选择。

历史的一个迷人之处,是基于各种历史材料的推理,其中使用的技巧和侦探查案相同。可惜的是,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,重返现场、进行实验,所以这些推理或多或少都需要想像。

这些依靠有限史料而来的推理,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历史的画面。「炫武论」难免让人联想到李鸿章当时的心境。试着想像,李鸿章在谈判期间进出会场时,每天看到海峡上歼灭自己舰队的军舰,只能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。毕竟两国改革的起步时间相仿,结果却是如此不同。

「河豚论」则为议和添上了几分黑色幽默。我们又可以幻想一下,伊藤博文以胜利者的姿态,请习惯熟食的李鸿章吃河豚刺身,就有如要李鸿章签「难以咽下」的《马关条约》一样。而占据上风的伊藤博文在品尝河豚时,又怎么不会想起1864年的屈辱?

英、美、法、荷四国联合鉴队为「攘夷」,将炮口指向下关。伊藤和井上闻多的长州藩士竭力试图阻止开战,但是他们的努力失败了──下关的炮台被轰得粉碎,幕府不得不为此承担300万美元的赔款,直到10年之后才被继起的明治政府还清。在这一刻,伊藤口中的河豚肉会否代表着苦尽甘来呢?

由于资料的不断更新,本文得以在两大主流说法以外,另外提出一种说法。从国际局势的转变与中日双方在第二次会面的状态,以及把视线稍稍移向陆奥宗光,将选址与会面双方分秒必争的心态联系起来,叙说出故事的另一角度。读者可以多一种选择来自行比较、反思──官方说法或大众所接受的说法,是否一定是最合理的呢?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编辑:镜花水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