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的奥秘首页 > 历史人物 > 正文

周懿王:被三个字吓死的周王

时间: 浏览量:
用手机看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内容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
在历史记载中,有这样一句话对周懿王进行了评价,“懿王之时,王室遂衰,诗人作刺”,这表明周懿王软弱无能,无法逆转王朝的颓势,甚至连百姓都以诗歌来讽刺他。不仅如此,周懿王还十分胆怯,深信祖宗的天命论。

成康昭穆时期,边境戎狄一直被压制,周懿王即位后,他们不断侵犯西周,甚至数次抵达京畿所在,证明此时西周国力衰落的很厉害。

国家力量衰弱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致,其中统治者自身的问题是关键因素之一。周懿王七年二月,朝廷任命益公牧为百事僚(即天尹之职)。在任命辞中明确指出:官僚阶层骄横淫奢,无视先王所定律令,横行暴虐,残害百姓,引发百姓反抗,以致危及自身,皆是咎由自取。

同时,朝廷严令益公牧按照先王政令行事,明察秋毫,依法量刑。这一任命不仅体现出周懿王整顿朝纲的决心,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。然而,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,周懿王并未能扭转颓势。周懿王二十一年,虢公奉懿王命率领周师北伐犬戎,结果大败而归。

册命制度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官员任免和奖赏制度,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也是彰显王权的重要仪式。

据《走簋》、《卫簋》、《免尊》、《师毛父簋》等彝器铭文记载,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的册命制度的显著特点在于,在任命和赏赐过程中引入了指引受命者的佑者和宣读册命的史官。

册命制度的完善过程中,包含了任命和赏赐的礼仪,以及朝觐周王的仪式,即“立中廷,北向”。这一术语并不是指简单地立于庭院中央面向北方,而是朝觐周王前的两种仪式的名称,相当于文章的标题。“立中廷”可能是受命者在佑者导引下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的礼仪,而“北向”则可能是受命者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后,对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。

然而,在周懿王时期的《訇簋》铭文中,仅记载了册命的内容,却没有像前代那样详细描述整个册命过程。尤其是在昭穆时期,负责宣读册命的史官在册命过程中消失了身影。此外,在《訇簋》铭文中还特别提到诸侯进宫接受册命:“王在射日宫,旦,王格,益公入佑訇。”然而,对于此过程的描述却不足。这一现象表明,在册命过程中朝觐周王的礼仪引发了元老大臣们的不满,加剧了周王室与诸侯大臣之间的矛盾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些旧有的礼仪和制度被打破,史官也不再负责宣读册命。

不仅如此,从簋盖、同簋等铭文中直接用“命”这个词能够看出,册命程中宣读册命的人改为周懿王本人。由此可见,周王至高无上的光环这时已经开始消退。

虽然周懿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能力尚待提高,然而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维护了周王朝的政治权力。在周懿王执政的第九年九月,他命令益公征讨眉国。益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,并在返回京城后向周懿王报告了战况,同时还汇报称,眉国酋长敖即将前来朝拜周王。同年,周懿王任命吕服余接替备仲的职位,统率周六师,并赐予其六师将服;他还任命申承袭其祖大祝的职务,管辖丰人和九戏祝。

周懿王七年(前893年)冬,西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,暴雨和冰雹袭击王都槐里,有许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,继而寒流猛增,天气奇冷,连嘉陵江和汉水都封冻。有的人来不及防寒,竟被活活冻死。

周懿王十分迷信,因为“天再旦”感觉不祥,将国都从镐京迁往新都犬丘,没想到的是在新都依然诸事不顺,出兵远征犬戎被打得狼狈而归,民生怨恨。紧接着降临罕见的天灾,王都附近一片狼籍。他感到十分恐惧,认为是上天在惩罚他,终日担心天神会来索取性命,疑神疑鬼,寝食俱废。

周懿王:被三个字吓死的周王周懿王:被三个字吓死的周王

周懿王八年(前892年)春,周懿王去世,终年约四十六岁,谥号懿王,葬于毕原。史书上说“温柔贤善曰懿”,故谥号周懿王。

周懿王死后,其叔父姬辟方继位,是为周孝王

周懿王二年(前898年),北方的狄人严狁入侵西周的发祥地宗周(今陕西岐山县东北),疯狂抢劫周人的财物,还杀死许多西周百姓。边关守军出击,反而被严狁军队击败,敌军乘胜追杀周军,一直攻至岐山。岐山离王都镐京距离不足二百千米,岐山的安危直接影响着镐京。岐山守军一面坚守关隘,一面接连向朝廷告急。周懿王姬囏急忙挑选国中精兵,同时征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兵,北征严狁,保卫岐山。

周懿王命虢公统帅六师讨伐严狁,大军进至凤翔(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)一带,与严狁军相遇,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。经过数日交战,严狁军被击败,逃归本国。周军在后追杀,迫使严狁人一直逃往太行山。

史书记载,周懿王三年(前897年),出现了“天再旦”的天文现象,即在一天之内,接连出现两次天亮,实际上“天再旦”就是日出之后发生了日全食。

古人崇信天象,周懿王心中有一个阴影始终挥之不去,总觉得国都镐京对他不利。经过反复思考,他决定将国都迁往他处。周懿王亲自选定新都为镐京西北的犬丘(又名废丘,今陕西兴平东南),认为此地处于周人的祖源岐周与宗周镐京之间,是最佳的建都之处,下令在全国征调工匠,采办建筑材料,择日开工营建新都。

周懿王四年(前896年)秋,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,周懿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,“天再旦”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,他感觉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险。在他的催促下,大臣们只好跟着他一起迁往新都。迁都后,周懿王将新都命名为槐里。

不过,周懿王的迁都,使得另一个家族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,他们专门为周王室养马,后来,因养马之功被封于“秦邑”(今甘肃天水)。这个家族就是后来的“秦”了。

周懿王六年(前894年),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,周懿王感觉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,没有强大的军队既不能约束国内的诸侯,也无法抵御强大的外患。于是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,征招国中青壮年参军入伍。他任命虢公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,扩大军队编制,加强军事训练。

位于周王朝西方的犬戎长期和周朝不睦,周穆王时曾经两次征讨,随着周王朝国力的衰退,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再次严峻起来。周军强大以后,周懿王亲自检阅这支威武之师,产生了征讨四方称霸天下的野心。

周懿王六年(前894年)秋,懿王命虢公率师北伐犬戎(今宁夏固原北),结果大败而归。征伐犬戎的失败,唤醒了周懿王对外扩张的梦想,也打消他称霸天下的野心。

周懿王不思进取,采取退避的消极态度,简单的以迁都作为挽救国运的手段,进一步打击了周王朝统治阶级,使其相关利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,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。“懿王之世,兴居无节,号令不时,挈壶氏不能共其职,诸侯于是携德”。而这也为他死后周孝王夺取王位准备了条件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编辑:镜花水月
关键词: 周懿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