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的奥秘首页 > 历史故事 > 正文

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

时间: 浏览量:
用手机看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内容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
经历了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之后,到了周懿王、周孝王、周夷王、周厉王时,西周已经走向下坡路,由封建宗法制维系的周王室实际统治能力减弱。比如周宣王的爷爷周夷王时,有诸侯前来觐见,周夷王已经到了下堂接见诸侯的地步,这是违背礼制的:

觐礼,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。下堂而见诸侯,天子之失礼也,由夷王以下。(《礼记》)

到了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时,西周王室面临的内忧外患更加严重,不仅是四方戎夷交相入侵,更由于周厉王的“专利”、“弭谤”而引发了国人暴乱,周厉王被逐。

厉王无道,诸侯或叛之。西戎反王室,灭犬丘大骆之族。周宣王即位,乃以秦仲为大夫,诛西戎。(《史记》)

周宣王即位后,面对猃狁、淮夷等外部危机,采取了一系列征伐措施,使西周的对外威慑力得以增强,从而开创了中兴时期。同时,也不能忽视周宣王对内实施的土地制度变革,在其即位伊始时做出的“不籍千亩”举动,可视为顺应西周后期土地私有化加剧状况的变革前奏。

周宣王时期的大臣虢文公在劝谏不要废弃籍田礼时,提到了籍田礼的意义:

虢文公谏曰:“不可。夫民之大事在农,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……王事唯农是务,无有求利于其官,以干农功,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,故征则有威,守则有财……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,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,将何以求福用民?”(《国语》)

在这段话中,可以知道籍田礼的目的,一个是倡导“民”积极从事农业劳作,即“以干农功”,深层次的意义是体现周王室对土地和劳动者的控制权;一个是为王室祭祀提供粮食,即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”,也就是说,周天子在举行籍田礼时亲自劳动,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表达对祭祀上帝的虔诚。

所以这部分用于生产祭祀所用粮食的“公田”,除了叫“千亩”,还叫“帝籍”,就是专为祭祀上帝所用。

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,禋祀不寅,乃作帝籍,以登祀上帝天神,名之曰千亩。(清华简《系年》)

对于虢文公所说的这些道理,周宣王不可能不知道,而且周宣王从即位之始就满怀抱负,“欲修先王之绪”,也就是恢复武、成、康时期周王室在天下四方的威望。

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

但从周宣王时期的土地控制现状来看,西周后期又不可能全盘照搬西周初期的土地管理政策,比如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周王室实际所能占有的土地面积锐减,可供支配的生产资源已经趋于匮乏。

这一点,从周宣王父亲周厉王强行实施的“专利”政策可见端倪。从西周开国伊始就实行的分封制度,在初期发挥了巩固王室地位的作用,但在周天子不断“授土”的过程中,也助长了诸侯、公卿对土地私有化的控制欲望,直接后果是诸侯、公卿的土地实际占有量不断增加。

同时,在逐级分封的制度下,诸侯、公卿之下的各级贵族土地私有化也趋于增长,而周王室可供支配的土地越来越少。

古者诸侯始受封,必有采地……其后子孙虽有罪黜,其采地不黜,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,以祠其始受封之人(《尚书大传》)

各级贵族们拥有大量私有化土地,且频频出现了不向王室缴纳贡赋的情况。周厉王想实行的“专利”政策,就是想收回一些山川林泽的控制权,但在周王室的实际统治能力下降的情况下,已经无法实现,反而适得其反,引起了以各级贵族为代表的“国人”强烈反对。

到了周宣王时,籍田礼用于体现周王室对土地控制权的作用已经非常弱化,如果周宣王还想以强化籍田管理来对各级贵族的私有土地强化控制,很可能就要引发与周厉王相同的后果。

周宣王对土地控制制度进行的变革,源于土地私有化的日趋加快,要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现状,周王室就要用新的措施来加强土地控制,这就涉及到对最基层劳动者的管理方式转变。周宣王的“料民于太原”,可视为在变革土地控制制度中推出的新的人口管理方式。

“料民于太原”的背景,是周宣王的一次大败之后:

宣王既亡南国之师,乃料民于太原。(《史记》)

“料民”即是普查人口,对当地劳动者进行人数统计。周宣王这样做的目的,首先是出于补充兵源的需要,再有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想加强对“私田”上劳动者的直接控制。而这种对原有人口管理方式进行变革的举措,受到了遵守旧礼的仲山甫反对:

仲山父谏曰:“民不可料也!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……王治农于籍,蒐于农隙,耨获亦于籍,狝于既烝,狩于毕时,是皆习民数者也,又何料焉?不谓其少而大料之,是示少而恶事也。临政示少,诸侯避之。”(《国语》)

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

从仲山甫的话中可以看出,西周早期之所以不对劳动者进行人口统计,是缘于当时古代公社组织的基层管理单位还能发挥作用,也就是“王治农于籍”。在这种以古代公社组织为基本单位的组织下,劳动者进行集体生产、统一参加狩猎等活动,周王室也就没有必要以单个农户进行统计。

在西周后期生产力逐步发展的情况下,劳动者在“私田”的劳动积极性大幅提高,而相应地在“公田”上的原有集体劳动积极性随之降低,进而发展为以个体劳动者为单位的土地私有化。

是时民患上力役,解于公田。(《汉书》)

当原有的古代公社管理方式失去作用时,周宣王就不得不改变以古代公社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方式,而改为以个体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方式,以此来为王室的收入提供保障。

以仲山甫为代表的传统贵族也意识到了原有公社式管理的趋于解体,但出于维护传统贵族利益的角度出发,对现有的土地劳动者生产现实采取逃避和掩盖态度,劝周宣王不能“临政示少”,这种死守着旧有制度的做法,显然是不能适应西周后期劳动者生产状态与生活需求的变化。

在《国语》《史记》、清华简《系年》等史籍中,多把周宣王后期败于“姜氏之戎”的衰落原因,与“不籍千亩”联系起来:

宣王即位,不籍千亩……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。(《国语》)

宜王不修籍于千亩,虢文公谏曰不可,王弗听。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。(《史记》)

宣王是始弃帝籍弗田,立卅又九年,戎乃大败周师于千亩。(清华简《系年》)

但如果结合周宣王执政前期在抵御外部威胁、在四方征伐中取得多次胜利来看,“不籍千亩”是与当时的国力增强、周天子威慑力提升联系在一起的。

也就是说,正是周宣王的土地制度改革,即通过“不籍千亩”而消除“公田”与“私田”界限,缓解了王室与“国人”的土地矛盾,顺应了“国人”呼声,才会使得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,为周王室的对外征战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。

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宣王中兴,离不开西周后期的土地制度变革

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,与兵七千人,使伐西戎,破之。(《史记》)

整我六师,以修我戎……四方既平,徐方来庭。徐方不回,王曰来归。(《诗经大雅常武》)

宣王中兴,乃命方叔南伐蛮方,诗人所谓“蛮荆来威(畏)”也。(《后汉书》)

王伐申戎破之。(《竹书纪年》)

周宣王除了对西戎、徐方、蛮荆、申戎这些周边威胁进行防御征服外,还通过外交手段,建立与周边诸侯的良好关系,以恢复周王室的统治权威。比如派仲山甫出使齐国,帮助齐国筑城;派蹶父出使韩,后来韩侯前来朝觐,又给予丰厚赏赐;等等。

可以说,周宣王在前期进行的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的对外征伐与外交策略,有效解决了周王室所面临的内外危机,使西周后期呈现出长达数十年的安定局面,周天子威信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。

在西周初期,靠血缘纽带和王室军事实力,能使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,并且,西戎、淮夷等周边部族在周王室强大时并未产生威胁。但进入西周后期,在分封制度下不断强大起来的封国,在高度自治权下导致对王室统治权的淡化,同时血缘纽带的作用也趋于松驰。

特别是周王室周边部族的发展壮大,对周天子的权威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,比如被称为“蛮荆”的楚国,从周昭王时就已经构成了对王室的巨大威胁:

周昭王十九年……丧六师于汉。(《竹书纪年》)

昭王南巡狩不返,卒于江上。(《史记》)

到了周宣王时期,楚国对王室的威胁依旧没有消除,从而导致了周宣王后期的“丧南国之师”。把历史性外部因素导致的周王室征伐败绩,归罪于周宣王对传统制度的变革,显然是缺乏客观公正的。

正是宗法制下土地制度变革的局限性,才导致周宣王“不籍千亩”挑战传统制度的变革,只能发挥短期的作用,而不能对西周后期出现的内部问题进行彻底解决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

编辑:镜花水月
关键词: 宣王中兴